观摩现场。记者 梁金池摄
“过去企业找品种要‘碰运气’,现在通过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就相当于有了‘定制化’的育种团队!”在近日举办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“金秋博览会”暨“龙粳”系列水稻品种现场观摩会上,一位种子企业负责人的发言,既道出了市场主体对水稻良种的迫切需求,也体现出科企携手结出的累累硕果。
“本次观摩会上,我们研究所与丰乐种业、龙粳种业等7家种业公司,签订了11个‘龙粳’系列水稻新品种的授权许可,签约额达1597万元。”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冯延江亮出的一组数据,勾勒出科技赋能的清晰轨迹:“十四五”以来,水稻研究所已与47家省内外企业建立合作,累计转化水稻新品种98个,签订品种转化合同136项,成果转化到账资金突破1.8亿元,这些良种已成为适配省内不同生态区、满足多元需求的“金钥匙”。
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还红华表示,从黑土地到全国餐桌,“龙粳”系列水稻品种的成长轨迹,正是农业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的缩影。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上,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将以良种培育为支点,以科企协同为杠杆,为撬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继续贡献农科力量。(记者梁金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