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特产资讯网!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各地特产 > 正文

青山育甜果,远销海外去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     来源: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     作者:佚名

  

  永福县百寿镇双合村的果农们正在搬运刚采摘的罗汉果。

  广西云-广西日报记者 施洋洋 傅清龙 通讯员 刘玉婷 文/图

  秋风掠过桂北山野,罗汉果的清香飘入鼻尖。9月10日,永福县百寿镇双合村茫洞屯,村民余代宣蹲在田间,轻轻托起一颗饱满的罗汉果,仔细端详后小心放入筐中。“今年果子长势好,希望能卖个好价钱。”他擦了擦额角的汗,继续在藤蔓间寻觅成熟的果实。他家种植的16亩罗汉果刚刚进入采收期,这些果实即将开启一段跨越重洋的旅程。

  不仅是余代宣一家,永福县14.2万亩罗汉果陆续成熟,田间地头不时见到果农们采收的身影。而这些承载着增收希望的果实,正通过一条完整的产业链,走向全球市场。

  跟随运送鲜果的车辆,记者进入广西永福福中福罗汉果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。工人们正在对刚刚收购的鲜果进行分拣。“我们不做简单晾晒,而是精细化加工。”厂长曾德佳指着生产线介绍道。高温烘烤间里,略带焦煳味的甜香扑鼻而来,12间智能烤房正全天候运转;隔壁的低温车间则弥漫一股“清甜又微涩”的气息,18个微波脱水间仅用3.5小时就能完成一批鲜果的脱水处理。

  从田间地头采摘的罗汉果,有的变成黑色干果走向药房;有的经冻干保留青翠色泽成为花茶原料;还有的则被送往如三棱生物科技等深加工企业,提取甜苷,制成代糖、饮料乃至护肤品。

  “我们的产品研发方向始终跟着国际市场需求走。”桂林三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小燕告诉记者,“公司80%的产品出口海外,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是主要市场。”虽然中美贸易面临挑战,但企业及时调整策略,开拓东南亚和欧洲市场,同时加强国内布局,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网络。去年,公司销售额达2亿元,其中一半来自海外。

  福中福公司也透露,去年罗汉果产品外销至东南亚达几百万元货值。背后支撑这一切的,是永福罗汉果协会整合28家企业形成的联盟优势,从种植、加工到销售全程打通,让农户不再“单打独斗”。

  在百寿镇腾宇加工厂,罗汉果按特果、大果、中果、小果分级定价。这些鲜果经分拣、加工后,有的以干果形态进入药房,有的以甜苷原料身份成为国际食品巨头的供应链一环,有的化作一包包花茶、一瓶瓶饮料,甚至一张张面膜,远渡重洋,出现在北美超市和欧洲的健康食品专柜。

  “全县罗汉果产业链年总产值已突破百亿元。”永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川东表示,2024年,该县罗汉果产量超15亿元,带动约3.5万人就业,主产区果农人均增收1.5万元以上。

  一颗罗汉果,从永福的青山绿水间出发,走向世界,背后是一条从种植、加工到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。政府推动标准化种植、企业攻坚深加工、电商打通新渠道——多方合力之下,这片土地上的甜果实正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t.gxzf.gov.cn/xwdt/gxlb/gl/t25969538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