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日来持续降雨天气与玉米收获期重合,对此,孟州市高度重视,紧抓天气“窗口期”,上下联动,积极协调专业性农机,抢时快收、加快烘干晾晒等,群策群力开展抢收减损保秋粮工作,全力以赴打好秋收“保卫战”,确保应收尽收。
一、压实责任,全面性部署。该市高度重视,早安排、早引导,切实夯实秋收基础。一是专题性安排。组织农业农村、发改委等部门等召开专题性会议,对持续阴雨下秋收秋种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。市主要领导第一时间深入田间一线对秋收工作进行调研督导,现场对秋粮抢收抢烘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。二是多渠道引导。及时发布《关于“三秋”生产的致农民公开信》,向农户公布农技咨询、农机服务与玉米烘干点热线。通过发放技术明白卡、技术挂图、微信工作群等多种渠道,开展宣传引导。三是精细化预警。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减灾防灾预案,启动联合会商机制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,提供精细化、全链条气象服务,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不利因素影响。目前,已发布预警信息11条,印发宣传资料8000余份。
二、聚焦重点,精准性服务。该市从农技服务、农机服务等着力,聚焦秋收重点,克难攻坚有力推进秋收工作。一是指导服务到位。成立11支秋收服务“突击队”,由61名农技人员按“1人包4-5村+2个示范种粮主体”、120余名示范主体按“1个示范主体带动3-4户示范户”划分网格,因田制宜提供针对性服务,指导农户及时排涝降渍,为农机进地创造条件。目前,已累计指导农民1万余人次。二是农机保障有力。合理组织调度600余台玉米联合收割机,在达到收获条件后尽快开展收获工作。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协作机制,尽最大能力联系专业性履带式农机设备,确保及时高效收获。三是分类施策抢收。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市场化协作机制,对已成熟地块及时联系专业性履带式农机设备,抢抓有利时机进行收获;对部分成熟、机械无法下地的花生、玉米,全力组织人工抢收;对尚未成熟秋作物,指导农民适时晚收,防止因盲目抢收,造成晾晒困难。截至10月13日,该市已收获玉米7.78万余亩,占应收面积22万亩的35.39%;花生已收获5.4万余亩,占应收面积12.8万余亩的42.28%,目前秋收工作正在抢时推进。
三、抓实抓细,统筹性组织。在抢时秋收的基础上,该市从抢烘抢晒、做好理赔两方面着手组织,抓实抓细各方面工作。一方面,组织好烘干晾晒。组织开放村委大院、闲置厂房、文化广场等开阔场地,指导农民利用平房屋顶、房前屋后等场地,有效解决秋收作物晾晒需求;统筹调度烘干设备20台,日烘干能力达2148吨,有效满足粮食烘干需求。同时,加强与玉米加工企业、玉米收购点对接,服务好秋粮收储工作,解决农户卖粮困难问题。一方面,组织好保险理赔。为保障秋作物种植农户收益,确保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,该市加强与玉米、花生承保机构沟通衔接,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加快承保机构查勘理赔、帮助农户减损创造条件。孟州市玉米参保面积16.35万余亩,花生参保面积9.2万余亩,由中原农险、平安公司和大家财险承保。目前,三家保险公司正在定损勘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