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夯实“承载力”。坚持“一园一主业、一园一特色”发展思路,设立市级提质增效资金,项目化支持园区补短延链,建成国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0个,引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80家,培育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.5万余个。前三季度,全市现代农业园区综合产值185.9亿元,同比增长1.3%。
二、增强“创新力”。建立“1+1”专家团队联系服务机制,支持智改数转,开发全市“三农”综合信息平台、现代农业园区智慧农业平台10个,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、水稻智能化育秧中心9个、“立体式”智慧养殖场18栋,立体式养殖模式被写入农业农村部《生猪多层养殖技术指导意见》。
三、提升“服务力”。构建“1+21+N”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,建成区域性“全程机械化+综合农事”服务中心12个、镇村服务点291个,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8.51%、居全省第四位。推进农产品加工服务体系建设,建成烘干、冷藏等设施436座,分拣、初选等商品化处理生产线68条,园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75%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