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丰富业态。依托优质家庭农场资源禀赋,规划艺术粮田、露天营地等特色区域,打造集生态农业、乡村旅游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旅游产业综合体。建立“龙头企业十家庭农场十农户”保底收购模式,引导家庭农场开展订单化生产,促进1000余农户年均增收1500元。
2.技术赋能。整合院校专家、基层农技员等力量,组建农业专家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团,为家庭农场提供科学选育、疫病防治等技术指导。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计划,通过理论授课、现场观摩等方式,提升农场主农产品产营技能。今年以来,已培训300余人次。
3. 强化保障。制定加强培育新型农场经营主体配套政策,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,综合经营规模、产业类别等因素分别给予经费支持。鼓励农商行、农发行等金融机构,推出“好牛贷”“乡村振兴贷”等金融产品,吸引返乡大学生、农民工创办家庭农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