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州区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关于清廉广西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(2024-2026)工作部署,以“纵深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引领乡村治理现代化”为工作主线,实施“五大行动”,纵深推进玉州清廉乡村建设提质增效,实现乡村清廉面貌全面提升。
实施清明政治铸造行动,构建乡村清新政治生态
玉州区依托党建引领,以清廉文化为载体,融合党建、传统文化及廉洁文化,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元素,将“清廉基因”与党建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家风家训植入村中广场、村史馆等。党员主动作出公开承诺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,在清廉乡村建设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多次召集党员群众开展乡村大清洁等活动,以实际行动将清廉乡村的观念深入人心。同时,将村务公开作为纵深推进清廉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,加强对村民权益的保障和对村干部工作的监督,全面落实村“四议两公开”机制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,定期公开村中重大事项,接受群众监督,打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。
仁东镇鹏垌村红色小院
实施清廉政府打造行动,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
建立健全村“两委”干部动态调整机制,根据岗位需要,适时对村“两委”干部进行轮岗。实施村级财务审计以及村党组织书记、村民委员会主任任期经济责任审计,2023年已对20个村党组织书记、村民委员会主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。实施村级“三务”公开阳光工程,确保村级权力运行规范、透明。开展村级集体“三资”清账行动,对村集体所有的各类资产进行清查核实并建好资产资源台账,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纳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进行管理,玉州区2023年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1220.6万元。
城西街道永上村建立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机制
实施清正干部锻造行动,打造乡村廉洁干部队伍
围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,始终将“党建+清廉建设”作为清廉乡村创建的主基调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开展。将“清廉乡村”引入到党建工作中,村“两委”落实支委会、党员大会集中学习有关“清廉乡村”的文件精神,将清廉乡村“廉”的意识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。推动农村党建“强基创优”,持续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建设,创建自治区农村星级村党组织33个。村党组织书记发挥示范表率作用,为党员干部上廉政党课,谋划组建“书记讲师团”提升乡村干部能力素质水平,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上罗村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
实施清朗社会营造行动,构建乡村善治清新力量
大力推行“党建+网格化+数字化”治理模式,把清廉乡村建设融入镇(街)、行政村、网格等基层领域治理,融入安全生产、信访维稳、社会治安等关键环节治理,以全域清廉程度提升促进治理能力提升。深入推进平安建设,完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,推进基层综治中心“雪亮工程”“三网合一”“锦上添花”及“平安家园”工程建设。实施乡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培训工程,增强群众干部的法律意识。2023年全区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约2240件,成功调解2223件,调解成功率达到99.24%。目前实现86个村(社区)“一村(社区)一法律顾问”全覆盖,为乡村治理“聚力固基”。
仁厚镇上罗村网格管理数字化平台
实施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提升行动,厚植乡村清廉思想基础
玉州区因地制宜打造“一村一品”特色清廉文化品牌,。建设南江街道清廉书屋、家风家训传承馆,仁东镇鹏垌村清风廉路、鹤林村同心文化广场(长廊)、革命烈士纪念碑等31个清廉文化阵地,厚植乡村清廉思想基础。提档升级打造3条清廉研学线,推出“走读玉州—清廉文化”研学线路参观点20个,推动清廉建设以点带面向各领域延伸。2023年以来,利用家风家训传承馆、清廉研学路线等组织开展廉洁文化研学活动40多期,受教育党员干部2万多人次。同时,推进清廉文化+乡村文旅融合发展,陆续开展了送戏下乡、“南流欢歌”广场文化活动、“非遗进乡村”“文化进万家”等系列惠民活动40多场,依托“十字街”文化资源,接续举办了玉林“十字街”城市文化艺术节、“鬱城冬季惠民欢乐购”、闪耀跨年夜、新春奇庙会等系列文旅活动,清廉乡村建设氛围日益浓厚。
玉林市“我们的中国梦--文化进万家·文艺精品下基层暨广西濒危剧种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