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发生期 我站近期对二化螟越冬代发育进度调查,获虫40头,其中蛹壳2个,占5%;七级蛹3头,占7.5%;六级蛹5头,占12.5%;五级蛹7头,占17.5%;四级蛹7头,占17.5%;三级蛹5头,占12.5%;二级蛹3头,占7.5%;一级蛹4头,占10%;预蛹2头,占5%;五龄幼虫2头,占5%。根据发育进度、虫源基数、气候因子及历年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,第一代二化螟发生期如下:
螟蛾始盛期:4月6~8日 蚁螟盛孵期:4月16~18日
螟蛾高峰期:4月9~11日 蚁螟孵化高峰:4月19~21日
螟蛾盛末期:4月12~15日 蚁螟孵化盛末期:4月22~25日
二、发生量 冬后虫源基数,越冬代二化螟虫口密度比上年同期高。越冬代虫口密度残虫量最高10776.7头/亩,加权平均797.79头/亩,比上年同期平均值580头/亩增长37.55%。预计我区第一代二化螟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,发生面积为5万亩。
三、防治意见 当前我区早稻正处秧苗期,4月中下旬陆续移栽大田,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应抓紧时机引水泡田,灌耙沤灭螟,降低虫源基数,在成虫盛发期(4月上中旬)利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或连片使用性信息素集诱成虫;秧苗期人工摘除卵块,减少落卵率;秧苗移栽后(返青期)可选用甲维盐、甲维·氯虫苯甲酰胺、阿维氟铃脲、虫螨腈·氯虫苯甲酰胺防治。4月中下旬是防治第一代二化螟的关键期,各乡镇农服中心人员要深入田间调查,指导农民防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