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特产资讯网!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各地特产 > 正文

浦北县依托科技力量推动大红柑产业高质量发展——“数字化”管控 结出“智慧果”

发布时间:2024-04-08     来源: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     作者:佚名

  “大红柑基地设置太阳能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后,手机可以实时获取土壤温湿度、氮磷钾含量等数据,对种植柑果有科学的参考对比作用,与以往种植模式相比,新的智慧种植模式不仅节省体力,更容易种出高质量的大红柑。”3月15日,浦北县平睦镇良村第一书记黄浩燃高兴地说。

  三月柑花盛开旺。走进平睦镇良村大红柑种植示范基地,柑果树下,灌溉主管穿地而过,直通每一棵树,喷头喷射出细腻的水花,为850亩大红柑果树进行全方位“滋养”“喝饱水”的果树在春日暖阳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。

  种出品质上乘的大红柑,灌溉是关键的一步。在传统种植模式基础上,浦北推“陈”出“新”,使用新手段、新方法,一部手机便可完成大片基地的灌溉施肥工作。掏出手机轻点几下,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发出指令,启动基地的自动喷灌系统,“嗞嗞嗞”地喷出水花,短短几分钟就能完成整个基地的灌溉工作。

  “以前浇水需要几个工人才能配合完成,需要两个人拖着重重的水管前行,后面一个人负责喷洒,稍不小心水管还会压到果树,造成损失。自动灌溉系统安装以来,双手得以解放,基地的管护效率大大提升。”平睦镇良村村种植户李慧珍点赞道。

  近年来,浦北县大红柑种植基地普遍实行智能数字化管理,为提升大红柑单产和品质提供有力保障。该县还通过开展智慧果园、智慧仓储物流、智慧加工等生产各环节的智慧生产管理系统建设,构建柑橘生产主体“一企一码”和产品“一物一码”体系,有效推进果园管理由田间劳作向手机电脑云端操作转变,推动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深度融合。

  期间,该镇全面建设微喷设施、自动气象站,应用水肥一体化、除草机械、农用无人机、雾炮机等智能科技装备,实现药肥喷淋、灌溉智能化,同时推动老树陈皮“可视化+数字化”溯源建设,让每一棵老树拥有“身份证”。其中,三合镇积极建设大红柑无病毒数字化育苗基地,通过数字化管控技术,培育无毒苗木,提高大红柑的质量和效益,为浦北县大红柑产业打造数字化全产业链提供样板,实现大红柑增产、果农增收。

  如今,该县累计建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274个、养殖基地227个,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(园、点)324个,实现村村有产业、户户能增收,夯实产业兴旺腰包鼓的根基,助力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”创建工作,持续提升96万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nynct.gxzf.gov.cn/xwdt/gxlb/qz/t18232415.s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